网站加载速度慢怎么办?
网站制作过程中,网站加载速度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留存率(研究显示,页面加载超过 3 秒,53% 的用户会放弃访问)。解决加载慢的问题需要从资源优化、请求优化、缓存策略、服务器配置四个维度系统优化,以下是可落地的具体方案:
一、优化资源体积(减少 “搬运” 的数据量)
1. 图片优化(占页面资源体积的 60%+,优先级最高)
压缩图片:
用工具压缩(TinyPNG、Squoosh、ImageOptim),在画质损失极小的情况下减少 50%-80% 体积。
后端自动压缩:集成插件(如 WordPress 的 Smush,Node.js 的 sharp 库),上传时自动压缩。
使用现代图片格式:
替换 JPG/PNG 为 WebP(体积比 JPG 小 25%-35%)或 AVIF(比 WebP 再小 20%),同时兼容旧浏览器:
html
预览
按需加载:
非首屏图片用懒加载:
(原生loading="lazy"支持 90%+ 浏览器,或用 JS 实现)。
大屏图片用渐进式加载(先模糊缩略图,再加载高清图)。
合理尺寸:
移动端不加载 PC 端大图(如移动端用640px宽图,PC 用1200px),通过srcset适配:
html
预览
2. CSS/JS 代码压缩与精简
压缩代码:
用工具移除空格、注释、重命名变量(如 Webpack 的 TerserPlugin 压缩 JS,CSSNano 压缩 CSS)。
在线工具:JS 用 UglifyJS,CSS 用 CleanCSS。
移除冗余代码:
用 Webpack 的 Tree-Shaking 剔除未使用的代码(需 ES6 模块支持)。
检查是否引入了不必要的库(如仅用 jQuery 的ajax,可替换为轻量的axios)。
CSS 优化:
合并重复样式,用@import会导致额外请求,改用
引入。
首屏 CSS 内联到 HTML(减少请求),非首屏 CSS 异步加载:
html
预览
3. 字体优化
只加载需要的字符:
中文字体体积大(如思源黑体完整包 10MB+),用 FontSpider 提取页面中实际使用的字符,体积可减少 90%。
异步加载字体:
避免字体加载阻塞渲染:
css
@font-face {
font-family: 'MyFont';
src: url('font.woff2') format('woff2');
font-display: swap; /* 字体未加载时用系统字体替代 */
}
二、减少 HTTP 请求(减少 “来回” 的次数)
1. 合并文件
CSS/JS 合并:将多个小文件合并为 1 个(如header.css + main.css → all.css),但注意不要过度合并(避免单次请求体积过大)。
图片合并(CSS Sprite):将小图标(如按钮、箭头)合并成一张雪碧图,通过background-position显示不同图标,减少请求数。
2. 使用 CDN(内容分发网络)
静态资源(图片、JS、CSS)部署到 CDN,用户从离自己最近的服务器加载(延迟从 100ms→20ms)。
推荐:国内用阿里云 CDN、腾讯云 CDN;国际用 Cloudflare(免费版足够小站用)。
3. 减少第三方请求
第三方工具(广告、统计、社交插件)会阻塞加载,非必要则移除,或延迟加载:
js
// 延迟加载百度统计
setTimeout(() => {
const script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
script.src = 'https://hm.baidu.com/hm.jsxxx';
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(script);
}, 3000); // 页面加载3秒后再执行
三、缓存策略(让用户 “重复利用” 已加载的资源)
1. 浏览器缓存(HTTP 缓存)
通过 HTTP 响应头Cache-Control设置缓存规则:
静态资源(图片、JS、CSS)设长期缓存(如 1 年):
http
Cache-Control: public, max-age=31536000. immutable
(immutable告诉浏览器资源不会变,无需发验证请求)
动态内容(如 API 接口)设短期缓存或不缓存:
http
Cache-Control: no-cache, max-age=0 // 每次请求验证是否更新
资源更新策略:缓存过期前,若资源更新,通过文件名加哈希(如app.8f2d7.js)强制浏览器加载新文件。
2. 本地存储缓存
用localStorage缓存非敏感数据(如用户配置、静态文本),减少重复请求:
js
// 缓存接口数据
const cacheKey = 'userData';
const cachedData = localStorage.getItem(cacheKey);
if (cachedData) {
render(JSON.parse(cachedData)); // 用缓存数据渲染
} else {
fetch('/api/user')
.then(res => res.json())
.then(data => {
localStorage.setItem(cacheKey, JSON.stringify(data));
render(data);
});
}
四、服务器与网络优化
1. 启用 GZIP/Brotli 压缩
服务器对 JS、CSS、HTML 等文本资源压缩后传输(体积减少 60%-80%)。
Nginx 配置 GZIP:
nginx
gzip on;
gzip_types text/css application/javascript text/html;
Brotli 压缩比 GZIP 更高,主流服务器(Nginx、Apache)均支持,可优先启用。
2. 减少服务器响应时间(TTFB)
优化数据库:慢查询加索引,避免全表扫描;定期清理冗余数据。
使用缓存服务器:用 Redis 缓存频繁访问的数据(如首页内容),减少数据库查询。
升级服务器配置:小站可用云服务器(如 2 核 4G 起步),避免用虚拟主机(资源限制严格)。
3. 启用 HTTP/2 或 HTTP/3
HTTP/2 支持多路复用(同一连接并发传输多个资源,减少握手开销),比 HTTP/1.1 快 50%+。
主流 CDN 和云服务器(阿里云、腾讯云)均支持 HTTP/2.只需在服务器配置 SSL 证书(HTTPS)即可启用。
五、检测与监控工具(找到具体瓶颈)
Lighthouse(Chrome 插件):生成加载速度评分,指出具体问题(如未压缩的图片、未缓存的资源)。
WebPageTest:测试全球各地加载速度,显示 waterfall 瀑布流(直观看到哪个资源拖慢速度)。
Chrome DevTools:Network 面板查看各资源加载时间,勾选 “Disable cache” 模拟首次加载,勾选 “Slow 3G” 模拟弱网环境。
优先级建议
先优化图片(见效最快,体积占比最大);
压缩 CSS/JS,启用浏览器缓存;
部署 CDN,减少第三方请求;
最后优化服务器和网络协议。
赞 0
上一篇:网站建设中的关键决策与避坑建议
下一篇:没有了